食用菌栽培技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栽培技术概述食用菌栽培技术是通过人工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和气体等条件,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上培育大型食用菌的方法。食用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它们没有叶绿素,必须从其他生物或生物遗体或排泄物中吸取现成的养分。场地选择食用菌种植基地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土壤。菌种选择与管理选择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避免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严格灭菌和消毒,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科学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常用的培养基有植物秸杆、牲畜粪便、树干等。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可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方法。高压灭菌在126℃下保持1.5~2小时,常压灭菌在98~100℃下保持10~12小时。灭菌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接种。环境调控接种后的菌棒需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环境进行培菌管理。根据菌丝生长情况,做好刺孔通气、控温、翻堆及发菌检查等工作。出菇期间,需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确保适宜的生长条件。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途径达到防治目的。注意原料和工具的卫生,严格灭菌和消毒,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