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
###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最初“祭月节”的节期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融合了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中秋节的发展历程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种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明清以后,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中秋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最终,“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中秋节的相关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后羿射日救民,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向月宫的故事。吴刚伐桂则讲述了西何人吴刚因修仙犯错被罚砍伐月中的桂树,但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玉兔捣药则讲述了玉兔在月宫中捣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