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作为社会学习理论的一部分,自我效能感理论解释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一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的关键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个体可以获得间接的经验,从而影响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他人的建议、劝告和解释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情绪唤醒:情绪的状态对自我效能感也有显著影响,适度的情绪唤醒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但过度的情绪唤醒可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无差异阶段、过渡阶段和自我调节阶段。在无差异阶段,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明确的评价;过渡阶段,个体开始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到了自我调节阶段,个体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包括:积累成就事件,通过成功完成一些任务来增强自信。‌进入良好的社会群体,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成功。找到支持系统,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调理身心,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此外,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对活动的坚持性、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及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成功的经验、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