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徙木立信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该成语指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集市南门竖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会重赏将木头搬至集市北门的人。后来有人将木头搬至北门,商鞅立刻重赏了他,以此取信于民。这个成语比喻说到做到,取信于人,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徙木立信的具体实施是在法令制定完备但未公布之前,商鞅为了确保新法令能够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执行,采取的一种策略。他在国都集市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承诺将给予重赏给能够将木头移至北门的人。最初,由于赏金过高,百姓感到奇怪而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商鞅提高赏金,终于有人勇敢尝试并成功移动了木头,商鞅随即兑现承诺,给予重赏。这一行为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对商鞅和新法令的信任,为后续的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徙木立信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商鞅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也体现了诚信、信用、信誉的重要性。这一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用以强调诚信和信誉对于政治、法律以及任何形式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策略,商鞅成功地在民众中树立了法律和政策的权威性,为秦国的强大和后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徙木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