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求气应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声求气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ēng qiú qì yìng。这个成语出自《周易·乾》,原指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后来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同类事物或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自然吸引和结合,而不是通过外在力量或刻意安排实现的。成语中的“声”和“气”分别指的是声音和气息,而“求”和“应”则表达了寻找和回应的关系。整个成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同类的事物或志趣相投的人会自然地相互吸引和响应,就像声音和气息的自然流动一样。这种自然的结合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理念或情感,而不是外在条件的匹配。例如,在历史文献中,宋代的陈亮在《送叔祖筠州高安簿序》中使用了这个成语:“声求气应,何以教我。”这里的用法就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期待和赞赏,认为这样的朋友能够提供真正的理解和帮助。总的来说,声求气应不仅是一个成语,也是一种生活哲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理念的自然连接和相互影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