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宾不相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相敬如宾不相睹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这个成语形容夫妻之间相互敬重、爱护,就像对待宾客一样。它强调夫妻之间应该有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是夫妻关系和谐、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成语中的“相敬如宾”实际上是指“如宾相敬”,这是一种古汉语中的“状语前置”句式。在这个成语中,“宾”的原义是指“宾客”,而“相敬如宾”则是指夫妻双方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敬重、爱护、感恩,从而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感恩,如同对待客人一样,体现了夫妻之间应有的尊重和礼貌。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叫冀缺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恭敬地将午饭送到田头,并庄重地接过饭盒,夫妻之间的这种相互尊重和礼貌的行为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臼季看见,并记录在了《左传》中。这个成语后来成为了描述夫妻关系和谐、相互尊重的典型表达方式。近义词包括“举案齐眉”、“齐眉举案”、“相亲相爱”、“相待如宾”等,而反义词则有“敬而远之”、“分钗破镜”、“琴瑟不调”、“反目成仇”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夫妻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和谐到冲突的不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