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顺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继承顺序,即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在中国,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继承开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才能继承遗产。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一般情况下遗产应均等分配,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此外,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无论是否再婚,均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