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粽子在古代叫什么

粽子在古代叫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粽子在古代称为“糉”、“角黍”、“筒粽”等。‌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几种流传较广的说法:祭屈原说:根据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死后,楚国人为了纪念他,每到他的忌日就用竹筒贮米投入水中来祭奠他。后来,人们便做带练叶及五彩丝的粽子了。‌祭天神说:据《岁时杂记》记载,宋朝都城从五月初一开始,每家每户都要做粽子,五月五日用粽子祭天神。祭祖说:粽子的“粽”与祖宗的“宗”同音,因此古人常用粽子祭祖。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那时的粽子形状像牛角一样,被称为“角黍”,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出现裹馅粽子,如“益智粽”。唐代时,粽子的原料由黍米变为糯米,种类也变得多样化,如角粽、菱粽、筒粽等,且多为甜粽。咸粽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

粽子在古代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