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对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牛衣对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这个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出自《汉书·王章传》。成语中的“牛衣”是指给牛御寒遮雨的覆盖物。成语的用法包括作为宾语和定语,常用来描述贫贱夫妻的生活状态。成语的详细解释如下:发音:niú yī duì qì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贫贱夫妻结构:紧缩式成语感情色彩:贬义常用程度:一般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牛衣夜哭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有一个名叫王章的书生,因为家里非常贫穷,与妻子一起住在京城长安,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有一次,王章生病了,家里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只好用乱麻和草编织的东西来御寒,这就是当时给牛用的“牛衣”。王章蜷缩在牛衣里,冷得浑身发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与妻子相对哭泣,形容这种贫困的生活状态。后来,王章的妻子鼓励他振作起来,最终王章病愈后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位大臣。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夫妻共同坚守贫困生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