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来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普通话的“前世今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雅言、通语、官话等阶段,最终在元朝时期形成了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的《中原音韵》,并经过明清时期的官话体系,最终在20世纪中叶正式定名为普通话。以下是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古代阶段:雅言:在春秋时期,孔子讲学时使用的就是雅言,这是最早的通用语。通语:汉代时期,通语开始流行,成为官员和读书人之间的通用语言。官话:明清时期,官话成为官方语言,特别是在明朝,南京话成为官话,后来随着首都迁至北京,北京话逐渐成为标准官话。近代阶段:国语:清末时期,官话被正式命名为国语,并在民国时期多次制定标准,最终在1918年公布。普通话的命名:1955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正式将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通话”,并明确了其定义。现代阶段:推广普通话:1956年,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了普通话的标准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及率:到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72%,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的推广不仅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视频了解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语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