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世说新语·言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当一个鸟巢被翻倒时,其中的蛋都会破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当整体遭受灾难时,个体或部分也无法幸免。具体来说,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孔融被捕时,他的两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幼,却明白自己和家人无法幸免于难,因此他们表现得非常镇定,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慌。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在极端情况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的情景。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因反对曹操的暴政而被处死。他的两个孩子因预见到家族的厄运,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来比喻在父母遭难时,他们也无法幸免。这个成语的拼音是“fù cháo wú wán luǎn”,其中“覆”意为翻倒,“卵”意为蛋。成语体现了两个孩子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面对家庭即将遭遇的不幸时,没有表现出一般孩子会有的恐惧,反而以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态度接受了即将到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