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成语中的“揠”意为拔起,“助”意为帮助,整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加速事物的发展,结果反而导致失败的行为。例如,宋国有个人因为担心禾苗长得慢,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以帮助其生长,结果导致禾苗枯萎。‌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违反这些规律只会适得其反。这个成语在现代常用来比喻那些不尊重客观规律,单凭主观意愿去推动事物发展的人或行为。在造句方面,拔苗助长的用法通常用于描述那些违反自然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的行为。例如:“他的做法就像是拔苗助长,结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或者“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这些句子都形象地描绘了违反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的行为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