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制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代制冰主要有两种方法:硝石制冰: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人们开始利用硝石制冰。具体做法是: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以致结成冰。制冰用的硝石可以通过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再提出来重复使用。窖冰:在掌握制冰技术以前,古人多采用窖冰作为夏天冷食的材料。窖冰是一种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此俗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记载,且多行于宫廷、官府。为了避免冰块在高温下融化,古人会建造一些储冰的冰窖。冰窖通常都建在阴凉的地方并且深入地下,像故宫紫禁城内至今还保留着四座冰窖。这两种方法在古代都被广泛使用,为人们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