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吊儿郎当

吊儿郎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吊儿郎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iào er láng dāng,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这个成语出自‌丰子恺的《‌口中剿匪记》,原文描述了某些事物因作恶太多而变得歪斜偏侧、态度散漫的情况。在现代使用中,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不严谨态度,可能表现为对工作的轻视、对责任的逃避等。近义词包括放荡不羁、不拘小节、不拘行迹、玩世不恭、不修边幅、落拓不羁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一种对规矩、责任或传统的不尊重态度。反义词则包括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安分守己等,这些词汇描绘了一种严肃、认真或遵守规则的生活态度。成语的使用场景通常较为灵活,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也可以用来批评某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或工作态度。在实际应用中,该成语常用于口语交流,可以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具有较强的描述性和批评性。‌

吊儿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