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马而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叩马而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òu mǎ ér jiàn,意思是形容竭力进行劝谏。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伯夷列传》,讲述了西伯侯姬昌去世后,其子姬发(武王)准备东征讨伐商纣王时,伯夷和叔齐兄弟为了阻止武王的行为,勒住马头进行规劝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竭力劝阻或劝谏的行为。在《史记·伯夷列传》中,伯夷和叔齐因为西伯侯姬昌去世而感到悲痛,他们认为武王伐纣的行为不符合孝道和仁义,因此拦在武王马前进行劝谏。这个行为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勇于直言进谏、不畏强权的人。成语中的“叩”通“扣”,意为牵住、挽住,而“谏”则是指对君主或尊长提出批评或劝告的行为。因此,“叩马而谏”字面意思是勒住马缰,阻止前行以进行规劝。例句:在古代,许多忠臣都会在关键时刻叩马而谏,以期君王能明辨是非,避免错误决策。关于“叩马而谏”中的“叩”是否指某种动物,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成语中的“叩”应理解为动词,意为牵住、挽住,而不是指某种特定的动物。因此,关于“叩马而谏是什么动物打一肖”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