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这一结构自古就有,但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导致城市和农村成为封闭性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城乡二元结构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障、婚姻等多种制度,这些制度将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循环的体系和市民与农民两种迥异的不同公民身份。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最早由农业部原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于1988年提出并详细论述。这种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阻碍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改革和创新相关制度,如取消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变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倾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革农村税费制度,以及创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等。这些措施旨在为农村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支持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建设和发展,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纳入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数据分析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包括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众多等。这些数据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