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露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藏头露尾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元代张可久的《点绛唇·翻归去来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在句中通常作谓语、状语使用。它的近义词包括转弯抹角、旁敲侧击、藏形匿影,而反义词则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此外,藏头露尾也可以指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即藏头诗。藏头诗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前面只说景、情,不说题意,而在最后一联点明题意;二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藏在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三是将全诗主旨藏在各句之首。例如,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父亲曾因不小心冲撞州官而面临治罪,朱淑真以“不打”为题作诗,诗中每句都隐含“不打”之意,最后点题恳请州官不打其父亲,最终成功为其父求情。
还有一种解释是形容某些事物或行为在表面上显露出一部分,而真正的情况则被隐藏起来,例如北京地名中的“蛇鱼川”和“蛐蛇梁”,这些地名的命名并非直接与蛇有关,而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得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藏头露尾”的含义。
综上所述,藏头露尾这个成语和修辞手法具有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既可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言语方式,也可用于解释某些事物的命名或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