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寺人

寺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寺人是古代宫内供使令的小臣,即后世所称的‌宦官、‌太监。‌寺人这一称呼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设置,也称作‌巷伯。他们通常掌管王宫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经常出入内宫。为防止寺人与后宫女子有不当行为,通常由被阉割的男性担任,因此需要自残而去服侍别人。这样的人往往是为生活所迫而出卖了自身尊严,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也就不高。尽管寺人的政治地位较低,但由于他们每天能接触到王或诸侯,只要能服侍得好,往往能得到统治者的深度信任,有时其社会地位甚至能超越一般士大夫。‌值得注意的是,寺人并不等同于太监,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因此宦官和太监并不等同。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为阉人,也就成为了太监的代名词。‌

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