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昆虫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美丽的昆虫,起源于石炭纪,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目昆虫体型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毫米,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蜉蝣的幼虫一般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可在咸水中生存,还有一种甚至在陆地上生存。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交配,随后将卵产在水中。幼虫要在水中生活1-3年才能变成亚成虫,再经蜕皮后变为成虫。成虫由于缺乏嘴和胃,不再取食,一般只存活数小时,最多为7天。蜉蝣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交配,故有“朝生暮死”之说。此外,蜉蝣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微小的生命,或者用来比喻爱情的短暂和美好。在苏轼的《赤壁赋》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描述,意思是感叹人像蜉蝣那样短促地寄生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漂浮在大海里的一颗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