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语态的用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被动语态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义和构成:被动语态是一种动词形式,用于说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其基本构成是“be动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有时还可以加上by引导的动作执行者。例如,“The classroom is being cleaned.”(教室正在被打扫。)使用时态:被动语态可以用于各种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be动词的变化来实现,而过去分词部分保持不变。例如,“The machine is being repaired.”(机器正在被修理。)和“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yesterday.”(机器昨天被修理了。)使用场景当不知道或不必指出动作的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动语态。例如,“A new road was built last year.”(去年建了一条新路。)在这里,我们不需要知道是谁或什么建了这条路。当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执行者时,也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a stone.”(窗户被石头打破了。)在这里,强调的是窗户被打破的事实,而不是谁扔的石头。在科学论文、新闻报道等正式文体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常见,因为它可以避免提及执行动作的具体人或物,增加客观性和普遍性。转换为主动语态: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时,需要将原句的宾语提前作为新句的主语,而原句的主语则变为由介词“by”引导的动作执行者。例如,“The book is read by him.”可以转换为被动语态:“He reads the book.”特殊情况:某些不及物动词由于不直接跟宾语,因此没有被动形式。但如果这些动词与介词搭配使用,可以构成被动意义。例如,“The fire had been put out before the fireman arrived.”(在消防员到达之前,火已经被扑灭了。)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正确使用被动语态不仅可以增强句子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能使表达更加精确和符合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