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迅雷不及掩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意思是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快而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这个成语出自《六韬·龙韬·军势》,原文为“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用来形容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的情况。例如,在军事行动中,一方可能利用极快的速度和突然的攻击,使敌方无法做出有效的防御。成语解析:迅雷不及掩耳不仅形容雷声之大,速度快到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更广泛地用来比喻任何突然而猛烈的事件或动作,使人措手不及。近义词: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风驰电掣”、“捷雷不及掩耳”、“出其不意”等,都强调了行动或事件发生的快速和出乎意料。使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突然而意外的状况,如在体育比赛中的快速得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典故: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打败马超后,马超请求割地求和,但曹操不同意,而是在修筑工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使其毫无防备。综上所述,迅雷不及掩耳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以描述任何快速且出乎意料的事件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