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退三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避退三舍,也称为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ì tuì sān shè。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意是指古代行军中,一舍等于三十里,因此三舍即为九十里。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主动退让或回避,以避免冲突。具体来说,它描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楚国的款待下承诺,如果未来两国发生战争,晋国军队将后退三舍,即九十里,以示谦让和尊重。后来,在公元前633年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实现了这一承诺,后退九十里,诱使楚军追击,最终利用楚军的轻敌心理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胜利。这个成语至今仍用于形容在面对冲突时采取的退让策略,以图后发制人或完全避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