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望梅止渴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这个成语的拼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意思是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这个成语的结构是连动式,在句子中主要用作宾语、定语等。近义词有画饼充饥、掩耳盗铃,反义词有名副其实、实事求是。‌望梅止渴的典故源自‌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曹操为了鼓舞士气,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军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曹操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也成为了后来“望梅止渴”这一成语的来源。‌从医学角度来看,望梅止渴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条件反射。因为梅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强烈的酸味可以促进唾液腺的分泌,所以吃梅子时会流口水。由于条件反射,吃过梅子的人,当看到或想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从而达到生津止渴的效果。‌此外,“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也被收录在《‌三国演义》中,讲述了曹操和‌刘备在后园喝酒谈天时,曹操向刘备讲述了自己在征张绣途中利用望梅止渴的方法鼓舞士气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时,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典型例子。‌

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