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无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金瓯无缺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金质的盆、钵或者酒杯完整无缺,用来比喻国土完整。成语出自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原文为“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各州之地有一部分被卫屯和苗孽所占据,但整体来看,国家并未完全破碎。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完整无缺,反义词为残山剩水。成语结构为主谓式,通常用作宾语,用来比喻国土完整。例如,在描述国家领土完整时,可以使用“金瓯无缺”来形容。此外,金瓯无缺也有其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在历史小说《金瓯缺》中,这个成语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该小说以十二世纪初、中叶中国内部宋、辽、金之间的民族战争为背景,通过塑造一批民族英雄,形象地再现了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上曾经并存过的宋、辽、金三个政权的兴衰变化,强调了保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总的来说,金瓯无缺不仅是一个描述国土完整的成语,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